記者經過數月調查暗訪,發現在企業質量管理認證、玩具業產品認證、農產品有機認證三大領域,認證變“認錢”的“潛規則”盛行,弄虛作假走過場司空見慣,一些認證已淪為部分企業自我美化的“假面具”。(6月16日《新京報》)
  認證是由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證明一個組織的產品、服務、管理符合相關標準。通常,這個認證標準也是產品進入市場的“門檻”,是國家相關權威部門對進入市場產品的認可標準或底線,達到認證標準的產品是消費者所能放心消費的。正因為如此,消費者對具有認證標準的商品慷慨解囊,具有認證標準的商品在市場上走俏,也正因為如此,生產企業都想讓自己的產品具有認證標誌。
  生產企業有這種心態無可厚非,問題在於,要憑真本事、用無懈可擊的產品質量獲取產品認證,而不能走旁門左道玩邪的。現在,認證變“認錢”,就是走旁門左道玩邪的,其後果非常可怕:傷害了認證的公信力,欺騙傷害了消費者,進而影響誠信社會的構建。
  認證變“認錢”更主要的責任在認證機構。一些認證機構想錢想瘋了,放棄原則的堅守,只要有企業送錢來,就把認證當回報輸送,甚至為不良企業玩旁門左道充當幫凶與“參謀”,已經毫無誠信可言。如果認證機構堅持原則,即使一些不良企業玩旁門左道也行不通。
  顯而易見,治理“假認證”亂象,應主要對失責的認證機構打板子,從源頭上堵塞亂象漏洞。當下,要對認證機構進行必要的清理和整改,堅決取締那些濫竽充數的所謂認證機構,提高認證機構的行業準入門檻,對違規企業和認證機構應給予“行業禁入”的嚴厲懲罰。實施黑名單制度,一經發現提供虛假材料、虛假數據等違規的認證機構,當列入黑名單予以重罰,讓其付出沉重的失信代價;進一步完善認證機構的法律法規,把認證工作納入法制化的軌道。同時,考慮由國家牽頭建立健全認證機構的權威監管部門。
  文/於文軍  (原標題:認證變“認錢”是誠信社會構建的隱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l74tlmzs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