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“我認為,只有魯迅、陳寅恪那樣,對整個民族的精神有著很大貢獻和影響的學者,才能算是大師。魯迅之所以成為大師,是他影響一個民族的靈魂,影響一個時代的人,對自身、對國家民族的認識。錢鐘書是很有學問,對學術研究有貢獻,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錢鐘書,在今天社會環境,對這個時代有什麼影響?我覺得,大師要有非常大的見解。比如陳寅恪對自由的堅守,很多人就做不到,我們很多‘大師’還是看眼色行事,儘管他們很有學問,儘管他們做了很多事情,我覺得構不成大師。”中國作協創研部研究員李炳銀說。10月28日,季羡林的學生,卞毓方的《尋找大師》(作家出版社)出版座談會舉行,與會人員就何為“大師”表達了不同意見,有發言者對本報記者表示,不僅饒宗頤、南懷瑾算不上大師,“連季羡林先生也算不上。”季羡林之子季承稱,自己和卞毓方先生正在負責籌備季羡林文化基金會,初步投入資金兩千萬元,後續要投入一億元,為大師的出現創造一點條件。
  ●“由魯迅文化基金會與搜狐網共同主辦的“魯迅思想與當代社會建設”搜狐主題讀書會暨魯迅文化基金會“文化沙龍”近日舉辦。寶鋼集團副董事長、黨委書記,《漸遠漸近:魯迅“立人”思想啟示錄》一書作者劉國勝,與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及魯迅長孫周令飛等,就魯迅思想對當代社會建設、對中國企業發展的意義等作了交流。
  ●近日,由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、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、中國社科院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、四川省作協和中共甘孜州委宣傳部聯合舉辦的“康巴作家群”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。近年來,康巴作家群異軍突起,這是一批受拉美魔幻現主義影響的西藏作家曾崛起中國文壇之後,值得關註的藏區文學現象。今年,作家出版社推出“康巴作家群”書系第二輯共六本。(張弘)
  ●央視財經主播、《對話》欄目主持人陳偉鴻近日推出了他的自傳《驚鴻一瞥》,講述他從廈門主持“一哥”,到央視主持“對話”欄目的經歷,及主持“對話”欄目十幾年,與多位商業領袖與政府官員,進行觀點交鋒與頭腦碰撞的見聞與思考,由此可一瞥人物和財富背後的精神,洞悉時代與人生起伏的真相。
  ●自大受歡迎的第一本書《歡喜》之後,由兩位媒體人梁冬、吳伯凡主持的商業脫口秀廣播節目“冬吳相對論”集結而成的文集,目前推出了第二本書《無畏》。本輯的主題是變化中的不變:在變化的現象背後找到不變的本質,以不變的心法應對變化的挑戰。
  ●內地第一次以HIV感染者為主題的紀實性作品《我與HIV共存的故事》,日前由三聯時空推出。書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十三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他們的親人朋友,用自述的方式,對讀者敞開心扉,分享了從發現感染HIV、經歷人生黑暗期,到學會接受與HIV共存的事實,以及和身邊人相處的故事。(鄧玲玲)  (原標題:一周文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l74tlmzs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